| 药品分类 | 
		抗肿瘤药物 >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 抗代谢类药 | 
	  
	  	  
		| 其他名称 | 
		卢伐拉滨、克罗拉滨 | 
	  
	  
	  	  
		| 英文名称 | 
		Clofarabine |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 医保备注 | 
		非医保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处方药 | 
	  
	  	  	  	  	  	  
		| 贮存条件 | 
		配制后的药液可在室温保存,但必须在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 | 
	  
	  	  
		| 适应证 | 
		既往至少接受过两种方案治疗且无其他治疗手段可达持续应答的1-21岁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 
	  
	  	  
		| 药理作用 | 
		氯法拉滨 (Clofarabine)是第二代嘌呤核苷类似物,是细胞毒素类抗肿瘤药,在细胞内经过磷酸化作用后,通过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和DNA聚合酶,抑制DNA的合成,此外还通过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及其他凋亡因子的释放诱导细胞凋亡。《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在线发表了一项AML08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氯法拉滨替代柔红霉素和依托泊苷能改善患儿的临床预后,同时能降低心脏毒性和继发性肿瘤的风险。 | 
	  
	  	  
		| 不良反应 | 
		本品为细胞毒类化疗药物,毒性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和肝毒性等,需要对症进行治疗。 国内研究期间最常发生的≥3 级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计数降低(90.3%)、血小板计数降低(88.7%)、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82.3%)、淋巴细胞计数降低(77.4%)、贫血(67.7%)、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5.5%)。其他≥3级不良反应(≥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6.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6.1%)等 | 
	  
	  	  	  	  
		| 禁忌症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 输液调配 | 
				用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最终浓度为0.15mg/ml或0.4mg/ml。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用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最终浓度为0.15mg/ml或0.4mg/ml。小儿用法用量:剂量为52mg/m2/d,静脉滴注2小时,连续给药5天。约为2~6周,当器官功能恢复到基线水平时,再重复给药。 | 
	  
	  
		| 剂型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