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 | 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药物 > 抗高血压药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
|||
其他名称 | 奥捷、ODRIK、GOPTEN、UDRIK、MAVIK | |||
英文名称 | Trandolapril | |||
是否批准注册 | 国内暂无生产,无进口 |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
医保备注 | 非医保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处方药 | |||
妊娠期用药方式 | 口服给药 | |||
孕妇用药安全分级 | C;D-如在妊娠中、晚期用药 | |||
适应证 | 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延迟和逆转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病理变化。 | |||
药理作用 | ⑴药效学:本品是一种不含巯基的长效ACEI,其作用比依那普利更强,抑制作用为依那普利的2.3~10倍。二者的不同点在于:依那普利本身作用很弱,必须水解为依那普利拉特才能发挥作用;而本品本身即有较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当水解为群多普利拉特后作用增强7倍。同其他ACEI一样,群多普利可使血管紧张素Ⅰ或肾素浓度增高,血管紧张素Ⅱ浓度降低;且对各种组织包括心肌组织中的ACEI均有抑制作用,能起到降低冠脉阻力及增加冠脉血供等作用,对增加心肌氧供有重要意义。 ⑵药动学:本品虽属长效,但生效快,口服后30分钟即起效,2~4小时其ACE抑制作用达峰值。 | |||
不良反应 | 可有咳嗽、头痛、虚弱、眩晕、低血压、恶心、瘙痒等不良反应,但均较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其余参阅贝拉普利。 | |||
肝损伤 | ⑴肝毒性:
对照试验表明,群多普利与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同,会造成血清转氨酶升高(<2%),但概率不高于安慰剂治疗。酶水平升高是暂时性的,很少情况下需调整用药剂量。目前已有群多普利造成明显的临床急性肝损伤的病例。大多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会伴随着明显的临床肝损伤症状,通常是疗程开始后2至12周出现,但并不常见。同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长期的严重胆汁淤积。免疫超敏临床症状(皮疹、发烧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不常见,多数患者体内不会合成自身抗体。开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1至4年,出现少数急性严重肝细胞损伤病例。 ⑵损伤机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群多普利,导致血清转氨酶轻微升高的原因还有待查明。群多普利在肝脏中水解成活性代谢物群多普利拉,但群多普利几乎不经过肝脏代谢。 |
|||
用法用量 | 口服:①降血压,成年人一般一次0.5~1.0mg,一日1次,酌情增加剂量以达理想降压效果,但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0mg。如果与其他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及氢氯噻嗪等合用,其降压作用更明显。本品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较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更为显著。②心力衰竭和心脏扩大、肥厚及动脉弹性降低等症可口服,一次0.5~2.0mg,一日1次,或遵医嘱。 | |||
剂型规格 |
|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