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
药品分类 中草药 > 平肝息风开窍止痉中草药 > 平肝息风止痉中草药
其他名称 吊藤、钓藤、钩丁、双钩、钩藤钩子、方钩藤、钓钩藤、金钩藤、倒挂刺
英文名称 Uncariae Ramulus Cum Uncis
是否批准注册 2015版药典收载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thynchophylla (Miq.)Jacks.、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ncaria hirsuta Havil.、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 Oliv.) 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
基本药物 基药
医保类别 2021版医保支付
医保备注 钩藤配方颗粒为乙类,单独使用时或全部由这些饮片组成的处方不予支付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0.2~0.5cm。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多数枝节上对生2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凸起的疤痕;钩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较阔;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无臭,味淡。
本品的配方颗粒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颗粒;气微,味微苦。
采收加工 秋、冬季剪取带钩的茎段,清除残叶后,晒干。置干燥处贮藏。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归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凉,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形态特征 常绿木质藤本,小枝方圆形,嫩枝具白色粉末;以叶腋生出的钩状卷须攀登它物,腋生单钩或双钩间隔出现,向下弯,先端尖,基部稍宽。叶对生,椭圆形,两端均狭,全缘,表面光亮,无毛,背面稍带粉白色,侧脉7~8对,脉腋内有丛毛,干时褐红色。花黄色,顶生球形头状花序;花期6~7月,蒴果长形,种子有翅;果期10~11月。
注意事项 最能盗气,脾胃虚寒者慎服。
用药交代 不宜久煎,一般以煎煮10~20分钟为宜。
生境分布 钩藤:生于湿润林下或灌丛。分布于广西、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华钩藤:生于山地海拔疏林或润湿次生林下。分布于湖北及长江以南各省区。
用法用量 内服:3~12g,煎服,后下;或入散剂。
剂型规格
饮片 暂无
配方颗粒 1g相当于饮片8g 哪儿有

实时在线
7055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