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降低颅内压:对大面积梗死病灶应立即应用高渗脱水药,以减轻脑水肿,可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可酌情选用呋塞米。 甘露醇渗透压为血浆的4倍,大约8g可带出水分100ml。一般于用药后10分钟开始利尿,作用维持4~6小时,可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125~250ml静脉滴注,每隔4~6小时给予1次,一般情况连续应用5~7天。甘油果糖注射液起效较慢,用药后30分钟开始利尿,维持6~12小时,可用250~500ml静脉滴注,一日1~2次。呋塞米一般一次20~40mg,每隔6~8小时给予1次,与甘露醇交替应用可减少两者的不良反应。
⑵调控血压:对出血性卒中者应于先降低颅内压的同时慎重、平稳地降低血压治疗。使血压维持在略高于发病前水平或180/105mmHg,收缩压在170~200mmHg或舒张压在100~110mmHg,暂时可不必应用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先脱水降低颅内压,并密切注意观察血压情况,必要时再应用降压药,降压幅度不宜过大,否则可造成脑低灌注。
⑶止血:对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可应用止血药,巴曲亭(血凝酶)可有助于止血。
⑷保护脑组织:可参照缺血性脑卒中所用药。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