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小肠内的寄生虫病。多见于5~15岁儿童。轻者无症状,稍重者有消化道症状、营养不良,严重者引起胆道蛔虫或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是最大的肠虫,成虫为乳白色或略带粉色,头尾较细,雌虫在人肠内产卵,每天约产20万个。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育为感染的虫卵,儿童吃了感染虫卵的蔬菜或水果后,一部分虫卵被胃酸杀灭,一部分在小肠孵化成幼虫。幼虫依次穿过肠壁、小血管、门静脉、心、肺、气管、咽喉和食管,在小肠内发育成成虫。
人在感染蛔虫后可不表现症状,仅为“蛔虫感染”,但儿童、体弱者可出现脐带周围或上腹疼痛,可反复发作,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小儿常有精神不集中、哭闹、夜间磨牙、梦惊、瘙痒、反复出现荨麻疹,面部可见白色虫斑,重者可致营养不良、智力迟钝、发育障碍、面黄消瘦等。有时可呕吐虫或便出蛔虫,或在大便中找到蛔虫,在镜检下可发现蛔虫卵,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细胞增多。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