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根据表现把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等常见证型,分别选用中成药。
⑴气滞血瘀型:患者经前期小腹胀痛,不愿按压,或伴有乳胁胀痛,经量少而不畅、色紫黑有血块,血块排除后疼痛减轻,四肢欠温,大便不实。可选用元胡止痛片,能理气活血、止痛。口服一次4~6片(粒),一日3次。妇科得生丸能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满胁痛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或选益母草膏,能活血调经,用于痛经、月经量少。口服成人一次10g,一日1~2次。其他还可用妇女痛经丸、痛经宝颗粒、复方益母草口服液、痛经口服液等。
⑵寒湿凝滞型:患者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暗、有血块,伴有四肢冷,小便清长等症。可服用痛经丸,能活血散寒,温经止痛,用于寒凝血滞、经来腹痛。口服一次6~9g,一日1~2次,于临经时服用。或服用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胶囊、少腹逐瘀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⑶气血亏虚型:患者经期或经后隐痛,喜按压,经行量少、质稀、形寒肢疲、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可选用当归丸、养荣百草丸、妇康宁片、妇女养血丸、参茸白凤丸、八珍鹿胎膏、八宝坤顺丸、养血调经膏、温经养血合剂。
但对月经周期不准或希望怀孕的妇女不宜在月经来潮前口服中成药。民间常采用生姜红糖水或红枣山楂水煎服;或取用暖水袋热敷。痛经剧烈者应卧床休息;经期忌食生冷瓜果及刺激性食品,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