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多由鼻腔疾患、齿源性感染、急性鼻窦炎未彻底治愈,或急性传染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所致。上颌窦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筛窦、额窦炎,蝶窦炎极少见。
本病可单发于某一鼻窦,但常为多发性,凡一侧或两侧各鼻窦均有炎症时,称全鼻窦炎,致病菌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及流感杆菌,但多为混合感染所致,过敏体质与炎症的关系密切。 鼻窦炎的症状有鼻塞、流脓性鼻涕、嗅觉减退、头晕及头痛;如进行鼻腔检查,可发现中鼻道或嗅沟有脓或息肉。如脓液来自中鼻道最前上方,表示有额窦炎;来自上鼻道中部,表示有上颌窦炎;中鼻道前方有脓,表示有前筛窦炎;嗅沟有脓,表示有后筛窦或蝶窦炎。
用1%麻黄碱或1%麻黄碱-呋喃西林滴鼻液(呋麻)滴鼻,一日3次。鼻窦感染多与变态反应有关,若发现有变态反应因素存在,需针对治疗,或服用抗过敏药,如氯苯那敏,一次4mg,一日2次;或服阿司咪唑,一日10mg。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