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受基因组变异的影响?_湖南药事服务网
哪些药物受基因组变异的影响?
2025-08-05 来源: 作者:湖南药事服务网

  在临床应用的多种药物中,受到基因组变异(酶、肝药酶、单核苷酸)和多态性的影响。近20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在动脉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已成为防治此类疾病的最重要药物。同时为调脂达标,临床上首选他汀类药调脂(Ⅰ类推荐,A级证据),他汀类药在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地位得到肯定。但他汀类药的疗效和副作用受到代谢酶、肝药酶、载脂蛋白、转运蛋白、受体、药物靶蛋白遗传等多态性的影响,使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的效果有显著的个体差异(10% ~ 70%)。首先,多个肝药酶(CYP2C9、CYP2C8、CYP2D6、CYPC3A4)参与他汀类药的体内代谢,肝药酶的活性高,对药物代谢得快且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 ;其次,他汀类药接受ATP结合盒转运家族的影响,其中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均为P蛋白的底物,由多药抗蛋白(MDR1)和多药抗性相关蛋白(MAP)基因编码,以及ABAG5/G8基因(与胆固醇代谢有关的基因)的多态性也影响了他汀类药的疗效。再次,脂转运蛋白APOE由三个等位基因编码即E2、E3、E4在人群中产生6种基因型,即三种纯合子(E2E2、E3E3、E4E4)和三种杂合子(E4E3、E4E2、E2E4)。研究表明,E2等位基因携带者对他汀类药的降脂效果优于E3、E4等位基因携带者,E4等位基因携带者疗效最差,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最为密切。参与他汀类药肝脏代谢的关键性转运蛋白如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由SLCO1B1基因编码)及乳腺癌抑制蛋白(BCRP)的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他汀类药的血浆及肝脏浓度,从而影响他汀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再者,抗结核药异烟肼的代谢酶为N-乙酰转移酶,在个体间差异很大,慢乙酰化者服用后,异烟肼的血浆半衰期为2 ~ 4.5小时,血药浓度为5pg/ml ;快乙酰化者服用后,则分别为45 ~ 110分钟及1pg/ml。慢乙酰化型在黄色种人中占10% ~ 20%,在美国白人及黑人中约占50%。苯妥英钠由羟化酶代谢,苯妥英钠在羟化酶正常人群中,其血浆半衰期为30 ~ 40小时,正常人日剂量为600mg,而羟化酶缺乏者日剂量300mg即可引起明显的神经毒性。假胆碱酯酶有遗传性缺陷的患者,在用去极化性神经肌肉阻滞药琥珀胆碱时不能及时分解琥珀胆碱,人体产生长时间的肌肉松弛,可发生用药后呼吸暂停,甚至达数小时。近年来,人类基因和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迅速,由于个体间基因存在着各种变异,所以,疗效、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个体差异可以从遗传学得到解释。

  依据所涉及的基因在影响药物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和被测靶分子(DNA、RNA)的不同,个体化用药基因监测包括药物代谢酶与转运体多态性检测、药物作用靶点基因遗传变异检测、其他基因变异检测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mRNA表达检测四种类型。由多项研究证实和美国FDA确认可受基因多态性影响的药品(循证等级1A/1B)见下表:

实时在线
7312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