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异烟肼前须监测N-乙酰基转移酶 1(NAT1)多态性吗?_湖南药事服务网
应用异烟肼前须监测N-乙酰基转移酶 1(NAT1)多态性吗?
2025-08-05 来源: 作者:湖南药事服务网

  异烟肼可选择性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杀灭作用,因其穿透性强,故对细胞内外的结核杆菌均有作用,是全效杀菌剂。异烟肼的不良反应伴随剂量增加而发生率显著增加,主要为肝毒性(轻度一过性肝损害如转氨酶AST及ALT升高、黄疸等)及周围神经炎(多见于慢乙酰化者,且与剂量有明显关系)。异烟肼的主要代谢产物为N-乙酰异烟肼,N-乙酰异烟肼又可分解产生乙酰肼和异烟酸,这些代谢物基本上都失去抗结核作用。在使用异烟肼治疗中,乙酰肼的存在始终与肝毒性相伴。其肝毒性与异烟肼的代谢产物乙酰肼有关,快乙酰化者乙酰肼在肝脏积聚增多,易引起肝损害。

  N-乙酰基转移酶是一种Ⅱ相药物代谢酶,催化多种药的乙酰化代谢。人类有两个编码N-乙酰基转移酶的基因,分别是NAT1和NAT2,两者具有87%的同源性。NAT1表达于大多数组织中,其中以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中最为丰富,主要参与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氨基水杨酸和对氨基苯甲酸等药的代谢 ;NAT2仅表达于肝脏和肠道,参与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磺胺等20多种肼类化合物的乙酰化代谢。人群中N-乙酰基转移酶活性呈多态性分布,根据乙酰化表型的不同将人群划分为三类 :慢型乙酰化代谢者、快型乙酰化代谢者和中间型乙酰化代谢者。其中,亚洲人群中慢型乙酰化代谢者的发生率为10% ~ 30%。

  NAT1基因具有高度多态型,国际芳香胺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命名委员会已发布了28种NAT1的基因型,其中NAT1*4是NAT1的野生型等位基因。NAT1*20、NAT1*21、NAT1*23、NAT1*24、NAT1*25、NAT1*27与NAT1*4功能类似,而NAT1*14A、NAT1*14B、NAT1*15、NAT1*17和NAT1*22导致慢乙酰化表型,NAT1*10和NAT1*11导致酶活性升高。此外,还存在编码无酶活性的截短蛋白的基因型。通常将NAT1*10和NAT1*11纯合子和杂合子基因型视为快乙酰化代谢基因型,而其余等位基因的组合则被认为是慢乙酰化代谢基因型。因此,对NAT1基因进行分型不能局限于单个SNP,而应同时对多个SNP进行检测和分型。异烟肼受NAT1多态性影响最大,快乙酰化代谢型个体口服药物后,血浆半衰期为45 ~ 110分钟,而慢乙酰化代谢型个体服药后血浆半衰期可长达4.5小时。慢代谢型个体反复给药后易引起蓄积中毒,引起周围神经炎。FDA已将NAT1基因列为药物基因组生物标记。NAT2基因也具有高度多态性,国际芳香胺N-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命名委员会已发布87种NAT2基因型,其中NAT2*4是野生型等位基因,属快代谢型等位基因 ;已知的慢代谢型等位基因包括NAT2*5A、NAT2*5B、NAT2*5C、NAT2*5D、NAT2*5E、NAT2*5F、NAT2*5G、NAT2*5H、NAT2*5I、NAT2*6A、NAT2*6B、NAT2*6C、NAT2*6D、NAT2*6E、NAT2*7B、NAT2*12D、NAT2*14A、NAT2*17和NAT2*19。NAT2基因多态性通过降低酶的稳定性、改变酶与底物亲和力以及促使蛋白酶降解等方式影响NAT2的功能。临床上推荐检测的NAT2 SNP有rs1801280、rs1799930、rs1799931和rs1801279。目前FDA已将NAT2列为异烟肼个体化用药的基因组标记物,推荐在使用异烟肼前对NAT2基因型进行检测。建议降低NAT2慢代谢型(携带两个慢代谢型等位基因或单倍型)个体异烟肼的用药剂量以预防蓄积中毒和周围神经炎 ;中间代谢型(携带一个慢代谢型等位基因和一个快代谢型等位基因)和快代谢型(具有两个快代谢型等位基因)者可应用异烟肼常规剂量治疗。

实时在线
7313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