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鞭虫病?_湖南药事服务网
何谓鞭虫病?
2025-07-25 来源: 作者:湖南药事服务网

鞭虫病是由毛首鞭形线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及升结肠所致的常见肠道寄生虫病,分布甚广,我国普遍存在,尤以农村多见,在距今2300多年前的一具西汉古尸的肠内容物中,曾检获出鞭虫卵,证实那时已有人鞭虫寄生,说明鞭虫病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疾病。

鞭虫与蛔虫分布一样,但感染率较后者低,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人是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防治与蛔虫病极为相似。 鞭虫病患者以儿童为主,严重感染可影响儿童的生长与发育,轻、中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有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直肠脱垂、贫血与营养不良。 

在小肠内,卵内幼虫活动加剧,以及分泌酶的作用,幼虫自卵壳一端的盖塞处逸出,并多从肠腺隐窝处侵入局部肠黏膜,摄取营养,进行发育。经10天左右,幼虫重新回到肠腔,再移行至盲肠,以其纤细的前端钻入肠壁黏膜至黏膜下层组织,后端则裸露在肠腔内寄生并发育为成虫。自误食感染期虫卵至成虫发育成熟产卵,需时1~3个月。鞭虫在人体内一般可以存活3~5年。 

鞭虫病的轻、中度感染者虽多见,但一般没有显著症状,偶见有右下腹痛、恶心、呕吐、低热等。重度感染多见于儿童,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⑴消化系统结肠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弥漫性出血点或溃疡形成。表现为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脱肛。有些人出现慢性阑尾炎症状,腹部触诊常有右下腹明显压痛。 

⑵血液系统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加、血红蛋白减少、缺铁性贫血等,严重贫血者可致心脏扩大。 

⑶神经系统常见头痛、头昏、头晕,极少数可有脑膜炎的症状。

实时在线
7312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