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PK/PD参数制定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合理给药方案?_湖南药事服务网
如何根据PK/PD参数制定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合理给药方案?
2025-07-25 来源:《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张石革主编

  青霉素类药基本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且血浆半衰期较短,几无抗生素后效应(PAE)和首剂接触作用(FEE),其抗菌活性与细菌接触药物的时间长短密切相关,而与血浆峰浓度关系较小。主要缘于:

  ①青霉素类对繁殖期细菌作用明显,对静止期细菌影响较小。此外,在高渗环境中,细菌虽胞壁损伤但仍继续生存,无致病力,而停药后可迅速修补与合成胞壁,恢复致病力,因此,必须保持持续、有效的药物浓度,宜每日分次给药。

  ②血浆药物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时,细菌很快生长,当达到MIC时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增加疗效,首要的是延长高于MIC的持续维持时间。

  ③研究证明,当T>MIC达到40%以上时,青霉素类药可显示满意的杀菌效果。

  青霉素类药的疗效与给药方法直接相关。青霉素的血浆半衰期短暂,仅约30~45分钟,药物浓度经7个半衰期就将消失殆尽,青霉素对多数敏感细菌的有效血浆药物浓度可维持5小时;另在肾功能正常情况下,给药剂量的75%由肾脏排出。青霉素最有效的给药方法为每隔6小时给药1次(一日4次),以保持有效的血浆药物浓度,同时保持持续接触和杀灭细菌的时间。其他青霉素类药应综合具体药品的血浆半衰期、PAE、MIC、MBC、AUC、FEE等参数权衡决定给药方案。

实时在线
10417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