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_湖南药事服务网
如何应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
2025-07-25 来源:《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张石革主编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典型不良反应为耳毒性,总是从耳蜗底回的外毛细胞开始逐渐向耳蜗顶回发展,外毛细胞的损坏也总是优先于内毛细胞,但有的药主要损害耳蜗神经,有的药则主要损害前庭功能,这主要是因为前庭细胞和耳蜗细胞不同,药物对细胞的选择性所造成的,如双氢链霉素易破坏耳蜗,而硫酸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易破坏前庭组织。

  ⑴主要造成耳前庭功能损伤或失调的抗生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奈替米星、异帕米星、西索米星、小诺霉素等。 

  ⑵主要造成耳蜗神经损伤的抗生素: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若与强利尿药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天尼酸等联合应用可加重诱发耳鸣或听力减退。

  耳毒性比较: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其他非氨基糖苷类包括氯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巴龙霉素、多黏菌素B等也具有耳毒性。 

  应对耳毒性的临床措施有:①对8岁以下儿童(尤其婴幼儿)禁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包括滴耳、滴鼻和滴眼剂。②慎与强利尿药联合应用。③对儿童、老年人、腹泻者(肾蓄积)、脱水者、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者尤为小心;应监测耳、肾毒性(尿蛋白、管型、血肌酐、尿素氮、耳高音听力)。④及早停药可能使听力恢复。⑤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C、硫酸软骨素、谷胱甘肽。对耳毒性发生不足半年的患者,可试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实时在线
10088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