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抗肿瘤药的不同毒性,选择何种解毒剂?_湖南药事服务网
针对抗肿瘤药的不同毒性,选择何种解毒剂?
2025-07-25 来源: 作者:湖南药事服务网

  ⑴氨磷汀:铂类抗肿瘤药(顺铂、洛铂、卡铂、奥沙利铂、奈达铂等)具有严重的心血管、肾、骨髓毒性,且肾毒性呈剂量相关。氨磷汀为细胞保护药,进入体内可迅速转化为活性代谢物WR-1065,并迅速进入非肿瘤细胞,使细胞毒素、具有烷化作用和含铂的化合物抗肿瘤药失活,可减低环磷酰胺和铂配合物抗肿瘤药所致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所引起的相关感染发生率,降低反复应用顺铂所致的累积性肾毒性。但不影响抗肿瘤药对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内碱性磷酸酯酶水平较低,肿瘤组织的pH也较低,因此使癌细胞中的WR-1065的生成量降低,癌细胞对其的摄取量也降低。在化疗中,通常在给予顺铂等前30分钟内静脉滴注氨磷汀,静脉滴注时间应≥15分钟,成人一次910mg/㎡,以后剂量可降至740mg/㎡,一日1次。若顺铂剂量小于100mg/㎡,氨磷汀剂量可给予740mg/㎡。 

  ⑵右雷佐生:蒽环类抗肿瘤药包括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及米托蒽醌等药。但蒽环类抗肿瘤药可致氧自由基形成,与心脏毒性有关,表现为剂量累积性的心肌炎,引起迟发性严重心力衰竭,心电图呈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前期收缩、ST-T段改变,多发生于多柔比星总量大于400mg/㎡、表柔比星大于900mg/㎡的患者。因此,应用蒽环类抗肿瘤药同时,必须应用专属性极强的解毒药右雷佐生,右雷佐生在细胞内水解成开环形式后,具有螯合作用,能与柔红霉素、多柔比星复合物螯合,抑制自由基的产生,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减轻由蒽醌类抗肿瘤药所引起的心脏毒性。右雷佐生以静脉滴注,剂量应为柔红霉素、多柔比星剂量的10倍,于给药至少30分钟后再应用柔红霉素、多柔比星等抗肿瘤药。此外,辅助应用自由基清除剂辅酶Q10、维生素C及维生素E。

  ⑶美司钠: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为氮芥类双功能烷化剂,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品,在体内经肝脏微粒体功能氧化酶的作用转化为磷酰胺氮芥及丙烯醛,前者和肿瘤细胞DNA发生交叉联结,阻止DNA复制、裂解DNA,作用较强。但环磷酰胺在体内产生4-羟基代谢物和丙烯醛,有强烈的膀胱和泌尿道毒性,引发出血性膀胱炎,因此:  ①应用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大剂量应用时应水化、补液利尿,以保障足量的液体和尿量,同时给予尿路保护药美司钠。为预防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出现尿酸性肾病,可大量补液、碱化尿液和给予别嘌醇。为预防止水中毒,可同时给予呋塞米。②当大剂量用药时,除应密切观察骨髓功能外,尤其要注意非血液学毒性如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肺纤维化等。当出现肿瘤转移或骨髓抑制时,或伴有肝肾功能损害时,甲氨蝶呤的剂量应减少至治疗量的1/2~1/3。大剂量使用,缺乏有效预防措施时,可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少尿、血尿、蛋白尿,由其代谢物丙烯醛刺激膀胱所致,须应用美司钠解毒。美司钠可防止泌尿道毒性的发生,在使用异环磷酰胺中作为常规治疗措施,也用于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的患者(如超过2g),或既往使用环磷酰胺曾出现泌尿道上皮毒性的患者。美司钠的解毒机制:①环磷酰胺在体内产生4-羟基代谢物和丙烯醛,美司钠可与丙烯醛双链结合,形成稳定的硫醚化合物,可降低尿液中4-羟基代谢物的降解速度,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4-羟基环磷酰胺与美司钠缩合而成的物质,此物质无毒性,可以解除毒性。②美司钠可明显地减少异环磷酰胺及环磷酰胺对泌尿道的刺激。③对抗氧化。美司钠一般静脉注射,常用剂量为异环磷酰胺和环磷酰胺的20%,时间为0时、4小时后及8小时后的时段。如在连续应用异环磷酰胺静脉滴注时,美司钠可在0时给予20%异环磷酰胺剂量,而后可按100%异环磷酰胺剂量同步静滴,最后再加用6~12小时的美司钠(达到异环磷酰胺剂量的50%),以便更好地保护泌尿道。此外,国外研究证实,美司钠与异环磷酰胺注射液按1∶1比例混合,连续14天滴注,稳定性良好。 

  ⑷亚叶酸钙:亚叶酸钙作为救援剂,可对抗甲氨蝶呤的毒性,并提高疗效和化疗指数,使患者可耐受高剂量的甲氨蝶呤。应用亚叶酸钙解毒的机制在于:①亚叶酸钙为四氢叶酸的甲酰衍生物,本身无抗肿瘤作用,在正常组织内易受四氢叶酸还原酶的酶促作用而转变为四氢叶酸,有效对抗甲氨蝶呤的作用和毒性。所谓高剂量甲氨蝶呤-亚叶酸钙救援治疗是利用高于常规剂量100倍的甲氨蝶呤静脉注射,使一段时间内的血浆甲氨蝶呤浓度达到最高水平,促使甲氨蝶呤进入细胞内达到有效浓度,并扩运至血运较差的肿瘤实体中(盆腔、四肢、头颈),并通过血脑、血眼、睾丸等生理屏障,取得极好的疗效(成骨肉瘤)。②高剂量甲氨蝶呤可引起致命的毒性反应,须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利用亚叶酸钙解毒,以对抗其吸收的全身毒性。鉴于亚叶酸钙在肿瘤内转变四氢叶酸的反应速度慢于全身正常组织,因而有一定的时间差,使得肿瘤内高甲氨蝶呤浓度持续时间长于正常组织,发挥抗肿瘤作用,而全身毒性又及早被拮抗。③亚叶酸钙与甲氨蝶呤共用同一主动转运系统,而肿瘤细胞缺乏主动转运亚叶酸钙的能力,因此,亚叶酸钙在肿瘤细胞内达不到解救水平,只保持甲氨蝶呤的抗肿瘤水平。④可减少骨丢失和骨损伤。 

  ⑸联苯双酯:为我国首创治疗肝炎的降酶新药。能减轻由化疗药、四氯化碳及硫代乙酰胺所致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能提高肝细胞解毒功能,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达到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近期疗效显著,服药1个月后呈大幅度的降酶,但停药后易反跳,再服药仍然有效。适用于迁延性肝炎及长期单项谷丙转氨酶升高者。成人剂量为一次7.5~15mg,一日3次。 

  ⑹还原型谷胱甘肽:有效成分为谷胱甘肽,参与体内能量代谢,起辅酶作用可激活各种酶,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并能控制细胞的代谢过程。适用于各种药物包括化疗药或放射损伤的肝病及白细胞减少症。一次300mg,肌内注射,一日2次;或静脉滴注一次600mg,一日2次。 

  ⑺肌苷:肌苷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能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类,从而使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继续代谢,促使受损肝细胞修复。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肝细胞损害,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预防化疗药所致心脏和肝毒性。口服一次0.2~0.6g,一日3次。

实时在线
7159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