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PLT)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寿命有7~14日。PLT主要作用有:①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②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③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进一步止血;④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血小板在一日内的不同时间可相差6%~10%。
PLT计数参考范围:(100~300)×109/L(10万~30万/µl)。
⑴血小板减少
①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出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某些感染(伤寒、黑热病、麻疹、出血热多尿期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粟粒性结核和败血症)、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病、阻塞性黄疸、过敏性紫癜。
②血小板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瘤、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巨大血管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等。
④血小板分布异常。脾肿大、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稀释。
⑤用药。应用抗生素、抗血小板药、抗肿瘤药、细胞毒性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⑵血小板增多
①疾病。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类白血病反应、霍奇金病、恶性肿瘤早期、溃疡性结肠炎等。
②创伤。急性失血性贫血、出血、骨折、手术后、脾切除术后。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