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巯基嘌呤类药前是否筛查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的表型或基因型吗?_湖南药事服务网
应用巯基嘌呤类药前是否筛查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的表型或基因型吗?
2025-08-05 来源: 作者:湖南药事服务网

  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是一种专门催化芳香族和杂环化合物的巯基甲基化反应的胞内酶,与应用巯基嘌呤类药的代谢有重要关系。是硫嘌呤类药在体内代谢的关键酶,其活性高低直接影响巯基嘌呤类药的疗效和毒性。

  巯基嘌呤类药常用品种有6-巯基嘌呤(MP)、6-硫鸟嘌呤(TG)和咪唑硫嘌呤(AT),主要用于白血病和肿瘤化疗、器官移植受者的免疫抑制治疗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伴随发现TPMT在人群中分布呈多样性,存在TPMP的基因突变与酶缺陷。巯基嘌呤类药在体内的代谢主要有三条相互竞争的酶途径 :

  ① 由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PT)代谢为巯基次黄嘌呤单磷酸盐(TIMP),再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6-硫代鸟嘌呤核苷酸(6-TGNs)。

  ② 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代谢为丧失药物活性的甲基化合物,阻碍6-TGNs形成,进而影响巯基嘌呤类药的疗效和毒性。

  ③ 由黄嘌呤氧化酶代谢形成6-硫脲酸,经肾排出体外。由于造血组织中缺乏黄嘌呤氧化酶,该组织中的嘌呤类药主要靠TPMT催化分解,因而TPMT缺陷者,如使用常规剂量的MP、AT和TG时,则会引起巯基嘌呤类药在体内堆积,而且主要影响造血系统,轻者引起中毒(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尤其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和影响治疗效果,重者可致死亡。虽然测定RBC中的TPMT活性可诊断TPMT缺陷,但由于肿瘤患者和器官移植受者接受同种异体输血后,干扰了TPMT活性的检测结果。故对TPMT缺陷者最好采用基因诊断。通过建立PCR和PCRRFLP分析法,可测定≥80%的TPMT缺陷的基因,并有助于提高基因诊断水平,为基因治疗奠定基础。中国近亲结婚较为常见,有TPMT缺陷的发生频率会高。因此,应用巯基嘌呤类药前,有可能作TPMT酶活性筛查,对酶活性高者采用正常剂量,对活性中等者酌减剂量,对低活性者不予应用,以保障患者的安全。此外,有条件者,可作巯基嘌呤类药代谢酶全基因关联性监测(次黄苷三磷酸焦磷酸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次黄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黄嘌呤氧化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等)。

实时在线
7177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