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利尿药为何需补钾或监测电解质水平?
2025-07-25 来源:《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张石革主编
利尿药可迅速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对轻度体液潴留者宜选氢氯噻嗪,但同时注意监测血钾、监测血尿酸、血糖(新发糖尿病)水平;对水肿严重者尤其肾功能受损者,宜选用袢利尿药,如呋塞米、布美他尼或托拉塞米,但均宜从小剂量应用。利尿药所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若利尿药应用过度可出现血容量不足、低钠、低钾;各药的不良反应不同,用药期间尤其应注意老年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
呋塞米大剂量快速注射可出现暂时性听觉障碍或耳聋。严重肝功能损害者应用后可致电解质失调诱发肝昏迷,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血浆Na+、Cl-、K+ 和Mg2+、Ca2+浓度,长期应用应及时补充钾盐。因由脱水而致尿素氮升高时,如非伴随血肌酐水平升高,则此情况为可逆的,可减量或停药观察;如治疗肾脏疾病水肿,出现尿素氮升高时,若同时伴有肾功能急剧减退,应即停药。布美他尼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应定期监测电解质,并宜适当补充氯化钾。肾功能不全者大剂量使用时,可出现皮肤、黏膜及肌肉疼痛,但多数患者较为轻微,用药1~3小时后可缓解,但如疼痛持续过久应及时停药。肝衰竭的水肿患者用量不宜过大,如加大剂量时应逐渐增加。
噻嗪类、呋塞米、布美他尼和托拉塞米均可减少尿酸排泄,出现高尿酸血症,并可诱发急性痛风发作,对痛风者慎用。
服用利尿药期间尚要严格限制水的摄入,不能给单靠补水来增加尿量,保持水的进、出量平衡至关重要。水分摄入过多,可以增加心脏负担,使水分迅速进入血容量而升高血压,严重时可致“水中毒”。因此,应用利尿药24小时后评定指标之一是尿量的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者一般维持日尿液量大约2000ml,急性心力衰竭者维持3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