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的心脏毒性有哪些?_湖南药事服务网
抗肿瘤药的心脏毒性有哪些?
2025-07-25 来源: 作者:湖南药事服务网

  蒽环类抗生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可致氧自由基形成,与心脏毒性有关,表现为剂量累积性的心肌病,大多发生于多柔比星总量≥400mg/㎡、表柔比星≥900mg/㎡者,一般表柔比星和吡柔比星的心脏毒性低于多柔比星,因此慎用于有心脏病、高血压、高龄和曾接受过心脏介入治疗者。紫杉醇的重要不良反应为心脏毒性,常见心动过缓和无症状的低血压。 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中至重度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5%。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重要的不良反应是心脏毒性,表现为心功能障碍及心力衰竭,发生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表面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有关,也可能是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的心肌细胞损害。临床试验报告,单用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发生率为4%~7%,与蒽环类药联合应用可使心脏毒性发生率达27%。因此指南要求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在治疗前、中应监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且避免与蒽环类药联合使用。心功能减退的患者大多数治疗后症状好转。治疗通常包括利尿药、强心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由于具有对抗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卡培他滨、氟法拉滨、多西他赛、喷司他丁、替尼泊苷、伊马替尼、索拉替尼、舒尼替尼、西尼替尼、利妥昔单抗均可引起高血压,发生率为15%~17%,并增加出血和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导致血压升高可能与抗肿瘤药减少新生血管形成的数量、破坏内皮细胞功能、改变一氧化氮的代谢、增加微循环阻力有关。吉西他滨、阿糖胞苷、伊达比星、长春瑞滨、厄洛替尼、索拉非尼、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替伊莫单抗、地西他滨可激动心脏功能,增加心肌氧耗,增加心肌负担,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肌梗死。

实时在线
6050人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 湘ICP备19000421号-1(湘)-经营性2023-016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