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湖南药事服务网  登录注册
自助用药查询

奈非那韦
英文名称 Nelfinavir
其他名称 甲磺酸奈非那韦、Viracept、NFV、AG1343
是否批准注册 国内暂无生产,无进口
基本药物 非基药
医保备注 非医保
处方或非处方药 处方药
妊娠期用药方式 口服给药
妊娠期用药安全分级 B
性状 为白色或类白色无定形粉末,pH≤4时微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及丙二醇。
贮存条件 密闭、防潮保存于20~25℃。
适应证 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组成药,临床用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与HIV-1感染患者。
药理作用 ⑴药效学:本品为HIV蛋白酶抑制剂。奈非那韦(NFV)为多肽衍生物,抑制HIV-1及HIV-2蛋白酶活性,抑制HIV复制。体外抑制HIV-1的IC95为7~196nmol/L,抑制细胞的TD50为24~30μmol。体外试验NFV与去羟肌酐或司他夫定有相加抗HIV-1的作用;与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及扎西他滨有协同抗HIV-1的作用。体内、外均已分离出对本品耐药的变株,其主要突变为密码子30(天冬氨酸→天冬酰胺),其交叉耐药情况不明。
⑵药动学:NFV与食物同服,口服生物利用度为20%~80%。单剂或多剂口服Tpeak为2~4小时,稳态时Cmax为3~4μg/ml。500mg、600mg或750mg单剂口服的AUC为12~22mg/(L·h)。与血浆蛋白结合率>98%,Vd为2~7L/kg,t1/2为3.5~5小时。单剂口服750mg的14C-奈非那韦,87%随粪便排泄,其中多个氧化代谢物占78%,原形药占22%;仅有1%~2%由肾排泄,主要为原形药。NFV主要由多种CYP异构酶代谢,CYP3A4为主,并为其抑制药,抑制作用比利托那韦弱。儿童(2~13岁)的药代动力学与成人相似。
不良反应 患者一般耐受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其他有稀便、乏力、恶心、胃肠胀气、注意力不集中、高血糖、脂肪再分布及脂肪代谢异常、可能增加血友病患者出血等。
肝损伤 ⑴肝毒性: 接受含有奈非那韦的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患者出现一定程度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的比例很高。仅3%至10%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有中度至重度升高(超出正常值上限5倍),人体免疫性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概率可能更高。这些指标升高通常不会伴随着临床症状,且具有自限性,甚至可能在持续治疗过程中恢复正常。奈非那韦相关临床肝症状明显的急性肝损伤非常罕见。在已报告的几例病例中,接受奈非那韦治疗后1至8周患者出现肝损伤,血清酶含量升高的表现形式未报告,但有可能是肝细胞损伤。超敏性症状(发热、皮疹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不常见,自身抗体合成比例也很低。奈非那韦造成的肝损伤多为“自限性”的,且较严重。曾出现替拉那韦引发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个案报道,但无详细信息。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患者,快速免疫重组会加重潜在慢性肝病,从而引起肝功能衰竭。尚无明确证据证明,奈非那韦与几类用于治疗人体免疫性缺陷病毒感染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似,会引致乳酸酸中毒和急性脂肪肝。
⑵损伤机制: 奈非那韦引发临床症状明显的肝中毒的原因仅部分查明。奈非那韦主要经由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系统(CYP3A4)代谢,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导致肝中毒。如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同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可能会引发潜在慢性肝炎。发病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统重构、病毒相互反应或药物直接作用。
⑶肝损星级:★★★
禁忌症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妊娠及哺乳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⑴轻度或中度肝疾病者慎用。
⑵本品具有抑制细胞色素P450系统的作用,虽较弱但与许多具有类似作用的药物有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⑴本品与司坦夫定、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和扎西他滨联合应用可增加疗效。
⑵本品不能与胺碘酮、阿普唑仑、阿司咪唑、卡马西平、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咪达唑仑、美沙酮、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喷汀、利福平、特非那定、三唑仑等药物联合应用。
用药交代 餐后或与食物同服。
给药说明 应与食物或零食同时服用。
用法与用量 成人:一次750mg,一日3次或一次1250mg,一日2次,与食物或零食同服。儿童:20~30mg/kg,一日3次。食物可增加浓度2~3倍。
剂型与规格
片剂 250mg 暂无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湘ICP备1900042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湘)-经营性-2023-0166号
联系电话:0731-85540376 技术支持:长沙康曼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5364人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