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湖南药事服务网  登录注册
自助用药查询

拉替拉韦
英文名称 Raltegravir
其他名称 雷特格韦、拉替拉韦钾、艾生特
是否批准注册 国内暂无生产,有进口
基本药物 非基药
医保类别 医保(甲)
医保备注 抗艾滋病用药
处方或非处方药 处方药
性状 本品为灰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贮存条件 密封,30℃以下保存。
适应证 适用于与其它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I型(HIV-1)感染。
药理作用 ⑴药效学:拉替拉韦可抑制HIV整合酶的催化活性,这是一种病毒复制所必需的HIV-编码酶。抑制整合酶可防止感染早期HIV基因组共价插入或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整合失败的HIV基因组无法引导生成新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因此抑制整合可预防病毒感染的传播。拉替拉韦对包括DNA聚合酶α,β和γ在内的人体磷酸转移酶无明显抑制作用。
⑵药动学:①吸收:口服给药后迅速吸收,空腹状态下tmax出现于给药后约3小时。在100mg至600mg的剂量范围内,拉替拉韦AUC和Cmax随着剂量的增加成比例增长。在100mg至800mg的剂量范围内,拉替拉韦C12hr随着剂量的增加成比例增长;在100mg至1600mg的剂量范围内,则随着剂量的增加呈现出略低于成比例增长的趋势。采用每日两次的给药方案时,大约在给药后前2日内迅速达到药代动力学稳态。AUC和Cmax的累积甚小,甚至无累积,C12hr则存在轻度累积。尚未确定拉替拉韦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表明,拉替拉韦的药代动力学存在较大的变异性。②分布:本品约83%与人体血浆蛋白结合。拉替拉韦很容易通过大鼠胎盘屏障,但不会明显通过血脑屏障。③代谢与排泄:拉替拉韦表观终末半衰期约为9小时,较短α相半衰期(约1小时)占了AUC面积的大部分。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拉替拉韦口服给药后,约51%和32%的给药量分别经粪便和尿液排泄。在粪便中,仅存在拉替拉韦,多数可能来源于经胆汁分泌的拉替拉韦‑葡糖苷酸的水解作用,这与临床前试验的观察结果相吻合。在尿液中检测到了两种成份,即拉替拉韦和拉替拉韦-葡糖苷酸,分别为给药量的9%和23%。主要的循环物为拉替拉韦,大约占总放射活性的70%;血浆中剩余部分的放射活性则来源于拉替拉韦‑葡糖苷酸。采用异构酶选择性化学抑制剂和cDNA表达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的研究显示,UGT1A1是拉替拉韦‑葡糖苷酸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因此,数据表明拉替拉韦体内清除的主要机制为UGT1A1-介导的葡糖醛酸化反应。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头痛、恶心和发热。
肝损伤 ⑴肝毒性: 大型临床试验表明,雷特格韦治疗会引起10%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升高,3%至4%的患者升至正常值上限(ULN)的五倍以上,但比例与接受经优化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无雷特格韦)的对照剂患者ALT升高比例相同。这些指标上升不会导致临床症状,通常无需调整用药剂量。学术刊物中未刊载具有说服力的雷特格韦会引起肝损伤的病例,但其已被限制使用。雷特格韦药物标签上提到肝炎和肝功能衰竭是潜在的不良反应,但未具体说明。雷特格韦也会引起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可能会伴随着肝病。开始接受雷特格韦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可能会引起免疫重建综合征,致病情恶化,或在合并感染患者出现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复发。
⑵损伤机制:雷特格韦仅肝脏代谢,随后经葡萄苷酸化进行代谢清除。雷特格韦对CYP 450系统无作用。
注意事项 目前尚无有关本品用药过量的解毒特效药物,一旦出现用药过量,应采取标准的支持性措施,如清除消化道内尚未吸收的药物,同时进行临床监测(包括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予以支持性治疗。目前尚不清楚本品的可透析程度。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剂量一次400mg,一日2次,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本品应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剂型与规格
片剂 434.4mg(相当于拉替拉韦400mg) XJ05AR甲0714 0% 哪儿有
干混悬剂 100mg XJ05AR甲0714 0% 哪儿有
咀嚼片 25mg 100mg XJ05AR甲0714 0% 哪儿有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湘ICP备1900042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湘)-经营性-2023-0166号
联系电话:0731-85540376 技术支持:长沙康曼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8750人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