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药品可使血压升高?⑴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或大量服用布洛芬、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美洛昔康、氯诺昔康等,可引起水钠滞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或高血压危象。目前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体内升压系统,而激肽-前列腺系统是体内降压系统,两者相互制约,共同调节机体的血压平衡。当长期大量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抑制环氧酶,导致前列腺素合成受阻时,人体血压平衡便会失调,引起血压升高。
⑵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使血压升高,甚至导致高血压危象。这主要是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可引起水、钠、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水钠潴留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升压效应增强,使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提高促使血压增高。
⑶避孕药:长期服用避孕药使血压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主要成分—雌激素可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长期大剂量使用时能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和磷脂,引起水钠潴留,促使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⑷人促红素:部分患者使用后出现血压升高,与红细胞生长过快、血黏度增加,末梢循环阻力增大有关。
⑸减轻鼻充血药:盐酸麻黄碱、伪麻黄碱、萘甲唑啉、羟甲唑啉、赛洛唑啉、抗感冒药(丽珠感乐、联邦伤风素、新康泰克、服克、银得菲、代尔卡、诺诺感冒片等含伪麻黄碱),可促使鼻黏膜血管收缩,缓解鼻塞,但在滴鼻时过量,易发生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甚至出血。
⑹免疫抑制药:环孢素、左旋咪唑等可致血压短暂升高。发生机制主要与水钠潴留、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有关。长期服用甘草制剂也会出现轻度血压升高。
⑺抗菌药物:红霉素、利福平、异烟肼、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呋喃唑酮等虽不直接引起血压升高,但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若与香蕉、牛肝、柑橘、菠萝、腊肉、红葡萄酒、啤酒等富含酪胺的食品同服,使酪胺难以水解和灭活,蓄积以致刺激血管,使血压升高。
⑻抗肿瘤药:索拉替尼、舒尼替尼均可引起高血压,发生率为17%和15%。血压升高可能与药物减少血管形成的数量、破坏内皮细胞功能、改变一氧化氮的代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