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药品可引起水肿?体液过多积聚于人体组织间隙,则称为水肿,可发生于局部和全身。可引起水肿的药品如下。
⑴糖皮质激素:中短程应用时,由于造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出现水、电解质代谢异常、下肢水肿。如泼尼松、甲泼尼龙、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
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在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产生抑制的同时,也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引起水钠潴留。如卡托普利可引起面部和手足部水肿;贝那普利、赖诺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西拉普利、喹那普利、咪达普利可引起外周水肿,罕见有血管神经性水肿。
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氯沙坦钾、替米沙坦等可引起水肿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⑷钙通道阻滞药:由于抑制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的跨膜钙离子内流而使血管扩张,尼卡地平、硝苯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和维拉帕米,但多发生于踝部、下肢和外周水肿。
⑸降糖药:胰岛素、罗格列酮在治疗初期可使钠潴留而发生轻度水肿,但可自行缓解;伏格列波糖可引起颜面水肿。
⑹非甾体抗炎药:由于环氧酶被抑制,其正常保持肾血流量、水和电解质平衡稳定的作用被拮抗,导致胃溃疡、出血、水肿等反应。其中酮洛芬、阿司匹林、萘丁美酮、依托度酸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萘普生、布洛芬、非诺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可引起下肢水肿;阿西美辛可引起面部水肿;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可引起肾水肿、血尿。
⑺免疫抑制药:西罗莫司可引起面部水肿。生长激素偶见出现暂时性面部、周围轻中度水肿,大多发生于治疗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