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湖南药事服务网  登录注册
常见病与用药问答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哪些药品可使蛋白尿出现?
哪些药品可使蛋白尿出现?
2025-07-25 来源:《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张石革主编

  ⑴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具有肾毒性,主要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一般不影响肾小球,可引起蛋白尿、管型尿和红细胞尿;多肽类抗生素(黏菌素、多黏菌素B)也有肾毒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林、头孢噻啶、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替坦、头孢拉宗、头孢米诺也可引起蛋白尿。抗结核药对氨基水杨酸钠。

  ⑵抗肿瘤药:甲氨蝶呤、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尼莫司汀、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吉西他滨、羟喜树碱、贝伐单抗等具有肾毒性,可引起血尿、蛋白尿、少尿。 

  ⑶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卡马西平。 

  ⑷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等可引起蛋白尿。 

  ⑸抗高血压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偶见蛋白尿。 

  ⑹非甾体抗炎药:萘丁美酮、青霉胺、酮咯酸、布洛芬、吲哚美辛、阿司匹林、金诺芬具有肾毒性,抑制肾脏环氧酶,从而使前列腺素合成障碍,遂引起多种肾损害,引起蛋白尿。 

  ⑺其他:七氟烷、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可产生肾血管痉挛而致急性肾衰竭、蛋白尿、少尿或无尿。 

  救治措施:①如检测尿常规,应提前10~15天停用上述药品。②若出现蛋白尿是肾实质损害的表现。肾病综合征和持续蛋白尿患者预后不良。通过积极寻找原因和致病药品,有效治疗,保护和促进肾功能恢复,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可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存率。③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减少蛋白尿,尤其对微小病变型、轻度系膜增生型肾炎、狼疮型肾炎等有较好疗效。④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赖诺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可降低血压和肾内压,具有独立于抗高血压之外的强效降低蛋白尿,延缓肾病进展的肾保护作用。⑤服用环磷酰胺,可降低蛋白尿,但不良反应多。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湘ICP备1900042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湘)-经营性-2023-0166号
联系电话:0731-85540376 技术支持:长沙康曼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4937人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