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2025-07-25 来源:《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张石革主编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始于2019年末,为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通过与患者密切接触、空气、飞沫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潜伏期3~14天,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核酸检测阳性者)尚未排除传染的风险。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感染病例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或合并慢病的人群。感染后的症状常涉及呼吸、神经、循环、消化、血液、免疫系统,表现有疲乏、发热(≥37.3℃)、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肌肉酸痛、炎症、肺纤维化、腹泻、出血、肝肾功能衰竭以及意识丧失等,多滞后于病毒颗粒的复制峰期,给药多延迟于临床症状出现之后,严重者可出现死亡。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呼吸道感染、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没有特异治疗方法,缺少有效的抗病毒药,疫苗尚在研发过程中,仅仅依靠支持治疗、对症治疗、营养治疗、抗病毒或抗感染治疗、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免疫治疗。
因此,积极、主动的防范最为重要:①尽量不去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不聚会、不聚餐、不共用碗筷,人与人接触时至少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②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睡眠,劳逸结合,不熬夜、不过度饮酒、不透支精力;③勤洗手(手掌、掌心、指、指缝)、勤漱口、勤刷牙,多喝水;未清洁的手避免接触眼、嘴、鼻子;④保持室内通风;⑤外出或去公共场合要佩戴口罩;⑥出入居民小区要测量体温,对疑似病例、曾去过疫情严重地区者应隔离14天(进行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