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泻如何对症用药?⑴感染性腹泻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首选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对轻度急性腹泻者应首选小檗碱(黄连素),口服成人一次0.1~0.4g,一日3次;或口服活性炭或鞣酸蛋白,前者吸附肠道内气体、细菌和毒素,后者可减轻炎症,保护肠道黏膜。活性炭成人一次1~3g,儿童一次0.3~0.6g,一日3次,餐前服用。鞣酸蛋白一次1~2g,一日3次;1岁以下儿童一次0.125~0.2g,2~7岁一次0.2~0.5g,一日3次,空腹服用。
⑵病毒性腹泻此时应用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无效,可选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
⑶消化性腹泻因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应服用胰酶;对摄食脂肪过多者可服用胰酶和弱碱(碳酸氢钠),对摄食蛋白而致消化不良者宜服胃蛋白酶;对伴腹胀者可应用乳酶生或二甲硅油。
⑷激惹性腹泻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腹泻,可选用双八面蒙脱石,其覆盖消化道,与黏膜蛋白结合后增强黏液屏障,防止酸、病毒、细菌、毒素对消化道黏膜的侵害。口服成人一次1袋,一日3次;1岁以下儿童一日1袋,分2次给予,1~2岁儿童一次1袋,一日1~2次,2岁以上儿童一次1袋,一日2~3次。此外,钙通道阻滞药可促进肠道吸收水分,抑制胃肠运动和收缩,可选用硝苯地平,一次10~20mg口服或含服,一日2次;或匹维溴铵(得舒特)一次50mg,一日3次。对由天气(寒冷)和各种刺激所致的激惹性腹泻,应注意腹部保暖,控制饮食(少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态制剂。
⑸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可补充微生态制剂,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达到止泻的目的。
⑹对腹痛较重者或反复呕吐腹泻及时适当地补充液体;腹痛剧烈时可服山莨菪碱片,一次5mg,疼时服或一日3次;或口服颠茄片,一次8~16mg。
⑺急性或慢性腹泻洛哌丁胺可抑制肠蠕动,延长肠内容物的滞留时间,抑制大便失禁和便急,减少排便次数,增加大便的稠度。用于急性腹泻,初始量成人一次2~4mg,儿童2mg,以后于一次不成形便后服2mg;用于慢性腹泻,初始量一次4mg,儿童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