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依据临床特征来遴选微生态制剂?①依照临床特征来合理选用,如需尽快建立一个肠道正常菌群,宜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其所含的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分别定植在肠道上、中、下部位,迅速繁殖,作用快而持久,在整个肠道形成一道屏障;或选用金双歧,亦为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三联活菌制剂,其中长双歧杆菌更宜国人。对痉挛性和功能性便秘者,可选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菌、乳酸菌素等,其成分为乳酸菌、双歧杆菌,在繁殖中会产生有机酸,使肠管水分的分泌增加,同时肠道的酸性降低,促使大便中水量增多而使粪便易于排出。
②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伪膜性肠炎)或食物中毒,可首选酪酸菌,其耐酸且抗腐败性强。
③微生态制剂大多数为细菌或蛋白,在服用时宜注意过敏反应。
④微生态制剂服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是否转移。目前的研究暂时表明,除少数乳酸菌的抗药基因由编码而可在远源细菌转移外,大多数乳酸菌、双歧杆菌的耐药性为非转移的。但鉴于缺乏大样本循证医学的研究结论,迄今仅为推论。
⑤掌握合理剂量,微生态制剂的剂量应适宜,一般在3亿个活菌左右。过量会致腹泻,过少则起不到治疗效果。
⑥注意益生菌与寡糖的协同作用,寡糖可作为底物被肠道正常菌群利用,能选择性地刺激肠内益生菌生长、繁殖,作为某些益生菌的增殖因子,增强益生菌的竞争优势;益生菌分泌的消化酶可使寡糖消化为单糖,使其被益生菌或人体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