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依据监测的血浆药物浓度来调整茶碱类药物的剂量?
2025-07-25 来源:《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张石革主编
①茶碱类药血浆药物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安全范围窄,宜根据监测血浆药物浓度制定、调整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茶碱、氨茶碱可以通过监测茶碱血浆药物浓度来制定、调整用药方案。多索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是茶碱衍生物,体内不能被代谢成茶碱,无法通过测定茶碱血浆药物浓度来制定、调整用药方案,须分别监测多索茶碱或二羟丙茶碱的血浆药物浓度。
②患者如已口服茶碱或氨茶碱,当需增加氨茶碱注射治疗时,测定茶碱血浆药物浓度意义更大,以免出现惊厥、发生心律失常。
③茶碱治疗窗窄,有效血浆药物浓度(5~20μg/ml)与药物中毒浓度(大于20μg/ml)较为接近,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难以掌握,在用药期间应监测茶碱血浆浓度。
④哮喘患者连续用药3天后的茶碱血浆药物浓度控制在10~20μg/ml较为有效、安全。浓度高于20μg/ml,则不良反应频率和程度明显增加。理论上茶碱剂量每增加0.5mg/kg,血浆药物浓度升高1μg/ml。近年研究显示:5~10μg/ml的茶碱血浆药物浓度也取能得到较好疗效和安全性,适合哮喘控制治疗,故茶碱剂量有减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