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药品可引起低镁血症?⑴抗菌药物:长期大量服用青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两性霉素B、新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可增加镁、水排出,并通过损害肾小管(可致肾小管性酸中毒,使镁重吸收发生障碍)或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导致镁、钾排泄增多,发生水肿和低血镁症。
⑵抗肿瘤药:顺铂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而妨碍镁的重吸收。
⑶强心苷:洋地黄、地高辛、毛花苷C、去乙酰毛花苷、氨力农、米力农既可引起失钾,也可引起失镁,且失镁对机体的损害大于失钾。本类药中毒时,血清镁下降,而中毒症状好转后,血清镁上升。其机制是通过抑制Na+-K+-ATP酶的活性而发生强心作用,当此酶被过度抑制后,细胞膜的离子转运即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内失钾和缺镁。而镁为Na+-K+-ATP酶激活剂,缺镁可诱发或加重本类药中毒。
⑷胰岛素:胰岛素、高血糖素、葡萄糖、甘露醇,糖尿病者长期应用胰岛素,可引起镁向细胞内转移而致低镁血症,当酮症酸中毒迅速纠正时更加明显。
⑸缓泻药:可使血镁水平降低。
⑹利尿药:氢氯噻嗪、甲氯噻嗪、苄噻嗪、贝美噻嗪、泊利噻嗪、呋塞米、依他尼酸均可增加镁的排泄。
⑺免疫抑制药:环孢素可引起血镁降低。
⑻钙剂及维生素D:大剂量应用钙剂,可致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引起尿镁排泄明显增多(大量钙可竞争性抑制镁从肠道的吸收)。维生素D可促进镁进入细胞内,其中毒时促进镁排泄增多。
⑼甲状腺激素类:长期应用甲状腺素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增加尿镁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