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湖南药事服务网  登录注册
常见病与用药问答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哪些药品可引起低钙血症?
哪些药品可引起低钙血症?
2025-07-25 来源:《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张石革主编

  ⑴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依替膦酸钠、氯屈膦酸二钠、帕米膦酸二钠、利塞膦酸钠小剂量时可抑制骨吸收,抑制破骨细胞,与体内磷酸钙有较强的亲和力,能抑制人体异常钙化和过量骨吸收,常见无症状性血钙降低、低磷酸盐血症。 

  ⑵缓泻剂:大量应用容积性泻药硫酸镁、硫酸钠、乳果糖,可使血镁升高,血钙降低,易发生低钙血症。

  ⑶利尿药:髓袢利尿药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等,大剂量噻嗪类(氢氯噻嗪、苄噻嗪、氢氟噻嗪、环戊噻嗪)及噻嗪类样(吲达帕胺、氯噻酮、美托拉宗)利尿药可促进钙排泄,造成低钙血症。 

  ⑷抗病毒药:利巴韦林、膦甲酸钠用后可引起人体电解质紊乱,少见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磷血症。 

  ⑸抗肿瘤药:烷化剂抗肿瘤药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噻替派等可促进钙排泄,导致低钙血症。 

  ⑹抗癫痫药: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肝药酶诱导药)能增强肝药酶活性,促使维生素D及骨化二醇在肝脏的分解与代谢加速。苯妥英钠虽对维生素D分解代谢无直接作用,但能减少钙从骨中释放及减少肠道对钙的重吸收,降低钙吸收和血钙水平,导致低钙血症。 

  ⑺降钙素:降钙素、依降钙素可直接抑制骨吸收,减慢骨转换,并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重吸收,增加尿钙、磷排泄,降低血钙水平,临床可治疗高血钙症和高钙危象。 

  ⑻其他:依地酸钙钠、枸橼酸盐、普卡霉素等可致低钙血症。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湘ICP备1900042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湘)-经营性-2023-0166号
联系电话:0731-85540376 技术支持:长沙康曼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5512人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