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和妇女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如何选药?骨质疏松症属于中、老年人一种退行性变病症,其具三个特点:①发病率高,在各种代谢性疾病中发病率排序首位,绝经期妇女在50%,男性在20%左右;②发病机制尚不清晰,临床表现也呈多样性;③治疗方法呈多样性,鉴于其发病的多因素,因而很难以一种药物或一种治疗方法取得同一效果。
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选择钙剂、维生素D或一种骨吸收抑制药(以双膦酸盐尤其是阿伦膦酸钠)的“三联药物”治疗,为目前较为公认的治疗方案。联合应用的疗效协同或加强,对老年人能够降低甚至逆转骨丢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的危险性。
⑵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基础治疗即钙剂+维生素D上,联合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治疗,其理论基础如下。
①无论男、女性,性激素均明显影响终身的骨健康。
②雌激素受体调节药治疗可有下列益处:a.减轻绝经期妇女血管运动失常的症状和泌尿生殖器的萎缩;b.减少脊柱和髋关节发生骨折的危险性;c.维持绝经期妇女脊椎骨密度;d.提高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和缓解症状;e.使尿失禁、牙齿脱落、体重增加和腹部肥胖明显减少。
⑶雌激素受体调节药联合应用孕激素可预防子宫内膜癌此外,降钙素可用于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推荐降钙素,一般一日100U皮下注射,或200U鼻吸入。或依降钙素肌内注射用于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疼痛,一次10U,一周2次,或一次20U,一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