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不良反应可有滞后性吗?药品在上市前的临床研究受到多个因素制约(样本量、年龄、病种、病情、时间、经费等),只有在上市以后才能逐渐发现它的问题,其有一个量变的过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甚至隔代。如解热药非那西丁于1887年上市,至1959年才证实其有严重血液毒性(导致肾病2000多人,死亡500多例),对其实施管制(撤市)已是1974年,间隔了87年之久。
大家都较熟悉的抗感冒药苯丙醇胺(PPA),其复方制剂(康泰克)于1961年上市,时至2000年,一项历时5年有2千多例人群参与的大样本、对照研究发现,其可使感冒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增加50%。后来惊动全球,被撤销下架,但时间也整整间隔了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