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湖南药事服务网  登录注册
常见病与用药问答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药品不良反应可能隔代产生吗?
药品不良反应可能隔代产生吗?
2025-07-25 来源:《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张石革主编

  隔代反应属于C型不良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其发病机制有些与致癌、致畸以及长期用药后心血管疾患、纤溶系统变化等有关,有些机制不清,尚在探讨之中。其特点有:①背景发生率高;②非特异性(指药物);③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④潜伏期较长(隔代);⑤不可重现;⑥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20世纪40年代初,科学家化学合成了人类第一个雌激素—己烯雌酚,50年代初用于妊娠初期妇女的保胎。但时光荏苒,间隔大约十六七年,到了1967年春天,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在近半年时间内连续发现8例患有阴道癌的少女,年龄在14~21岁之间,数量比本世纪以来报道总数还多,他们十分惊讶,开始关注此事并向全球的同行发出启事。此后,其他医院的陆续也有相关报道,直至1972年,全球各地总计报告91名8~25岁的阴道癌病例,其中确认49名少女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过己烯雌酚。药学家为此专门做了动物实验,发现己烯雌酚组可致子代雌性阴道癌的危险比空白组增加132倍,铁证如山。己烯雌酚自药品上市到禁用,前后经历了30多年,少女阴道癌者总数达到317人,1971年禁用于孕妇。但纠纷迄今未尽,2004年,一位加拿大47岁妇女获赔270万欧元,缘于药品所致的阴道癌困扰了她30年。案例说明,己烯雌酚的这种致癌不良反应要在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后在下一代身上才能暴露出来,正所谓“母亲服药,女儿受过”。药品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可能隔代产生。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湘ICP备1900042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湘)-经营性-2023-0166号
联系电话:0731-85540376 技术支持:长沙康曼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5706人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