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湖南药事服务网  登录注册
常见病与用药问答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哪些药品可致神经毒性?
哪些药品可致神经毒性?
2025-07-25 来源:《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张石革主编

  神经毒性即由用药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周围神经、自主神经、颅脑神经、视神经、听神经等损伤,并出现一系列神经毒性症状。 

  ⑴抗菌药物:青霉素类特别是青霉素G的用药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对大脑皮层直接产生刺激,出现肌痉挛、惊厥、癫痫、昏迷等严重反应,称为“青霉素脑病”,一般于用药后24~72小时内出现。青霉素用至惊厥量(脑脊液中的青霉素浓度超过8µg/ml),可因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而致癫痫发作。鞘内注射青霉素G或链霉素的剂量过大时,可引起脑膜刺激征或神经根的刺激症状;鞘内注射多黏菌素B、杆菌肽、两性霉素B时也可对脑膜及神经根产生直接刺激作用;大剂量应用氨苄西林后,也可引起大脑损害。另外,第8对脑神经损害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和阿米卡星能引起耳蜗损害为主;而链霉素、妥布霉素及庆大霉素则以前庭功能损害为主,或二者兼有之。

  ⑵抗结核药:异烟肼(雷米封)用后偶见有步态不稳或针刺麻木感、手足疼痛;大剂量可致周围神经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四肢感觉异常、精神病、昏迷、抽搐和视神经炎。 

  ⑶抗疟药:氯喹服后可见有激动不安、精神失常、人格改变、抑郁等;大剂量可致耳鸣或神经性耳聋,常在应用几周后出现,多为不可逆的耳聋。 

  ⑷抗肿瘤药:长春碱类药可抑制神经轴突的微管功能,尤其是长春新碱;长春碱类的周围神经损害常见最初表现为腱反射减弱、肢端感觉异常,分别从跟腱反射减弱和指尖感觉异常开始,甚至出现下肢无力、垂足、下肢轻瘫;部分患者用药时出现肌痛,数日后自行消退;颅神经损害可有眼肌麻痹、面瘫;自主神经损害表现为便秘、排尿困难,甚至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顺铂可引起耳毒性,给药剂量60mg/㎡可引起耳鸣、高频听力下降、听力异常、视神经炎、暂时性失明、周围神经感觉异常、腱反射消失等。阿糖胞苷静脉注射及鞘内注射均能产生神经毒性,常见小脑功能失调,伴有头痛、精神症状、记忆减退、嗜睡。高剂量异环磷酰胺引起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约30%。常规剂量的氟尿嘧啶均可引起神经毒性,通常急性发作,发生率为5%,最常见为小脑功能紊乱,包括辨距不良、共济失调、语言混乱、眼球震颤、眩晕,亦有精神错乱及大脑认知缺失。甲氨蝶呤引起的神经毒性表现为脑膜刺激征短暂性下肢轻瘫和脑病。紫杉醇类可影响神经微管引起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口周感觉异常或烧灼样痛、振动感觉消失、腱反射消失、直立性低血压。奥沙利铂的毒性与顺铂不同,无肾、耳和血液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但常见神经毒性。

版权所有:湖南省药学会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430000501422439U 备案号:湘ICP备1900042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药学会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110200134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湘)-经营性-2023-0166号
联系电话:0731-85540376 技术支持:长沙康曼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6972人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