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服用烯醇类非甾体抗炎药须监护肝肾功能、出血和水肿?
2025-07-25 来源:《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 作者:张石革主编
烯醇类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吡罗昔康、伊索替康、替诺昔康、美洛昔康等,具有广谱抗炎作用,可消除红斑和水肿,并对组织肉芽肿的形成和佐剂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能抑制吞噬作用及溶酶体水解酶的释放,同时具有镇痛作用。药效持久而缓慢,血浆半衰期较长,可作为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在应用中应监护下列问题。
①吡罗昔康对心肾功能不全者,出血性溃疡患者,溃疡病史者,哮喘、高血压、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者慎用;对过敏者禁用;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儿童不宜应用。
②美洛昔康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肾衰竭、低血容量症、胃肠炎症史者慎用。对有消化性溃疡史、严重肝衰竭、未透析的严重肾衰竭、出血性疾病、妊娠期妇女和直肠炎患者不宜使用。
③长期服用大剂量或一日超过20mg可致胃溃疡和大出血,服用期间应注意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的变化。如出现过敏、血常规异常、视物模糊、精神症状、水钠潴留及胃肠道反应等,应及时停药。
④长期应用美洛昔康的患者应补充充足的水分,在治疗初始应监护肾功能,服用后4小时内避免驾驶和操作机械。
⑤服用烯醇类非甾体抗炎药所出现的胃肠道溃疡和出血风险虽略低于其他传统NSAID,但服用时宜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在服药者初期、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患者。
⑥吡罗昔康等可与阿司匹林等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有过敏史者禁用。同时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使不良反应(出血、溃疡)增加。此外,烯醇类非甾体抗炎药宜于餐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时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