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依据研究显示,第3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药与2代头孢菌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应用抗生素级别越高,AAD出现时间越早。为老年人选用抗生素应注意:①依据感染,能应用窄谱低级抗生素尽量不用高级、超广谱抗生素;②能不加β内酰胺酶不选加酶;③能单一用药尽量不联合用药;④在用药4~5天后注意大便性状,必要时做便球/杆比例、大便涂片查找真菌。
⑴一旦确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及早停用原用的抗生素,对于原发病必须继续使用者,可给予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轻症者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而不需进一步治疗,但由于潜在的高病死率,目前对大多数患者采取针对病原菌的抗菌治疗,应避免使用止泻药或抗胃肠蠕动药。
⑵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治疗一般以万古霉素口服给药,一般一次325~500mg,一日4次,连续7~14天。其在肠道不吸收,可在局部形成高浓度,尤其适宜对耐甲硝唑或治疗失败病例的治疗。
⑶鉴于万古霉素的药动学存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且有发生耳、肾、神经毒性之虞,在应用中应尽可能监测血浆药物浓度,保持血浆峰浓度在20~30µg/ml,谷浓度在5~10µg/ml,尤其对老年人、新生儿、肥胖者、肾功能不全者或并用有耳、肾毒性药物者。
⑷耳毒性为万古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轻者耳鸣、听力丧失,重者耳聋。如及早停药可使听力恢复,但部分患者在停药后听力仍在损害而发展至耳聋,其发生原因与血浆药物浓度过高有关,当血浆药物浓度超过80µg/ml后持续数日,即可能出现听力损害,大剂量、长疗程、老年患者或肾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耳毒性。
⑸地芬诺酯对肝功能不全者、儿童、正在服用成瘾性药患者禁用,鉴于妊娠期妇女服用后可致新生儿戒断及呼吸抑制等症状,对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⑹微生态制剂一般不宜与抗生素、抗菌药物、小檗碱、活性炭、鞣酸蛋白、铋剂、氢氧化铝同服,以免杀灭菌株或减弱药效,或间隔时间约2小时再用。
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措施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应用抗生素,同时避免医源性及交叉感染。预防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水平传播,可采用手套、吸收、专用房间或分组隔离等防护措施,并且对环境清洁、消毒或应用一次性使用物品(房间、便桶、直肠体温计、内镜)。
⑻对初次复发者,应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口服10~14天;再次复发可采用万古霉素125mg,每隔6小时或3天给予1次,疗程7天;对反复复发者,使用甲硝唑/万古霉素加上布拉酵母菌,或万古霉素加上考来烯胺,或万古霉素加上利福平,以及免疫球蛋白、微生态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