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谓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有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结肠功能紊乱的常见病。特征是无感染或炎症的存在,但病因不明,其中饮食、生活方式、感染和无关的炎症均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病因素,尤其与痢疾、受寒、纳进凉食有直接的相关性。肠易激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以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男女比例约1∶2,女性为多,约占发病者的75%。依据症状表现,IBS分为数种类型,一类以便秘为主要症状;另一类以腹泻为主,再一类两种症状兼而有之,3种类型的比例分别为28%、29%和33%,其中58%的女性其主要症状为腹泻。
目前认为,IB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因素,而造成上述变化的机制则尚未阐明。据认为精神心理障碍(紧张、恐惧、抑郁、焦虑)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另约有1/3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愈之后。近年研究表明,IBS可能与肠黏膜的低度炎症有关,如肥大细胞脱颗粒,炎症介质高表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