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哪些药组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方案?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主要以替代治疗为主。
⑴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优甲乐)为主。左甲状腺素成人初始剂量每日50~100µg,随后每隔3~4周以50µg调整至适宜剂量,以保证稳定的正常新陈代谢,可能需要一日200~300µg或较大剂量。若增加新陈代谢的功能产生过速(导致腹泻、神经过敏、脉搏加快、失眠、震颤及在有潜伏性的心肌局部缺血情况时会心绞痛),应将剂量减低或停止1~2天,然后再从较低剂量初始。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存在时,应用25µg为首次剂量较合适,隔4周后再每日增加25µg。儿童剂量为:6个月以下婴儿每日25~50µg;6~12个月婴儿每日50~75µg,1~5岁儿童每日75~100µg,6~12岁儿童每日100~150µg。
⑵呆小症及幼年黏液性水肿:应用最大而又不致中毒的剂量(脉搏正常,无腹泻或便秘)。一般初始剂量为一日25µg,每2~4周增加25µg,直至出现轻度中毒症状,然后稍微减量维持治疗。幼年黏液性水肿症初始剂量为每日50~100µg,维持剂量第一年通常为每日100µg,之后幼年期升至300µg或较大剂量。空腹吸收最好,一般于早餐前服用。
⑶严重慢性甲状腺缺乏症(黏液性水肿):克汀病可选用碘塞罗宁(甲碘安),成人初始剂量一日20µg,以后渐增至每日80~100µg,分2~3次给药;儿童7kg以下,初始剂量为每日2.5µg;7kg以上为每日5µg,以后每隔1周,一日增加5µg;维持剂量为每日15~20µg,分2~3次给药。
此外,尚可联合对症治疗,对中、晚期重型病例除口服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外,需对症治疗如升压、给氧、输液、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等。
有的甲减患者应从病因上积极治疗,若是因为药物所致的甲减,减量或停用后,甲减可以自行消失;若是下丘脑或垂体有大肿瘤,行肿瘤切除后,甲减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若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治愈后,甲减也会消失;若是长期缺碘引起的甲减,需补充碘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