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Ostreae Concha |
其他名称 |
左壳、蚝壳、海蛎子壳 |
是否批准注册 |
2015版药典收载 |
来源 |
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talianwhanensis Crosse或近江牡蛎D.rivularis Gould的贝壳。 |
基本药物 |
基药 |
医保类别 |
2021版医保支付 |
性状 |
本品外形不一,分左右两壳,一般左壳较大而厚。壳外面粗糙不平,内表面光滑、瓷白色。质硬脆,断面层状。味微咸。长牡蛎:呈长片状,背腹缘几乎平行。右壳较小,坚厚鳞片层状或层纹状排列,壳表面较平坦,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 大连湾牡蛎:呈类三角形,背腹缘呈“八”字形,左壳面鳞片坚厚,右壳面鳞片呈波状的同心性排列。近江牡蛎:多呈类圆形或三角状类圆形,右壳同心性排列的鳞片层层重叠,边缘有时带紫色。 |
采收加工 |
全年可采,拾取后,取肉供食用,贝壳洗净,晒干。置干燥处贮藏。 |
性味归经 |
性微寒,味咸。归肝、胆、肾经。 |
功能主治 |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癥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用于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崩漏带下,胃痛吞酸。 |
形态特征 |
贝壳左右2片,极不规则,厚而坚硬。左壳较大而凹,固着于海底岩石上;右壳较小而平坦,呈钙化质状。贝壳外表面有多层起伏的鳞片,灰白色、淡黄色、黄褐色至淡紫色,边缘极粗糙。内表面瓷白色,可见深色闭壳肌痕。肉质部可见鳃、心室、心耳及外套膜触手等。 |
注意事项 |
不宜多服久服,以免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
生境分布 |
生活于低潮线附近或浅海泥沙质海底及岩礁上,近江牡蛎及长牡蛎分布于全国沿海各地,大连湾牡蛎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沿海。 |
用法与用量 |
内服:9~30g,煎服,宜先煎。 |
剂型与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