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Pingyangmycin | |||||||
其他名称 | 盐酸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 | |||||||
基本药物 | 基药(注射用无菌粉末:4mg、8mg) | |||||||
医保类别 | 医保(甲) | |||||||
医保备注 | 2023版,限注射剂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处方药 | |||||||
性状 | 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无定形固体,无臭,引湿性较强。易溶于水。 | |||||||
贮存条件 | 干燥、阴凉处保存。 | |||||||
适应证 | 主要用于头颈部癌、皮肤癌、外阴癌、阴茎癌、阴囊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睾丸癌及癌性胸腔积液。 | |||||||
药理作用 | ⑴药效学:动物实验对大鼠瓦克癌肉瘤256及小鼠肉瘤180、肉瘤37、肝癌、黑色素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90%左右。对小鼠皮下接种结肠癌C26、食管癌SGA73和Lewis肺癌亦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体外试验对肝癌BEL7402、胃癌MGC-803、食管癌Eca109和caEs17、鼻咽癌CNE、结肠癌HT29和口腔鳞癌KB细胞有杀灭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胞DNA合成和切断DNA链。 ⑵药动学:给接种艾氏腹水癌的荷瘤小鼠注射后,测定肾、胃、肺、肝、肌肉、血、肿瘤、脾、心和骨中的药物浓度,除肾外,肿瘤中的药物浓度最高,与血药浓度相比,达4:1.给家兔静脉注射后15分钟,血药浓度达高峰,以后迅速下降,2小时后及测不出。肌内注射后15分钟,血药浓度达峰,但峰浓度较静脉注射为低,浓度下降较慢,4小时以后仅有微量。 |
|||||||
不良反应 | ⑴发热:少数病人于用药后1小时左右发生,一般38℃左右,个别可达40℃,并伴有寒战,3~4小时后可自行退热。 ⑵胃肠道反应: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少数有呕吐、腹泻和口腔炎,但一般较轻微。 ⑶肝功能损害。 ⑷指、趾关节皮肤肥厚色素沉着较常见,有的还有手指、脚趾感觉过敏和指甲变形。 ⑸脱发:轻度。 ⑹肿瘤处疼痛。 ⑺静脉炎和血管痛。 ⑻肺炎样症状和肺纤维化,少见。 ⑼过敏反应,极个别病人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
|||||||
禁忌症 | 对本品过敏者或博来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 |||||||
注意事项 | ⑴为预防发热,可于用药前1小时口服氯苯那敏、吲哚美辛和地塞米松,仍有高热者则应停用本药。 ⑵肺功能差或作肺部放疗的病人不用本品。 ⑶本品副作用小,亦不宜长期滥用,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
|||||||
给药说明 | 预防发热;密切监视过敏反应;特别注意肺毒性,一旦发生立即停药,并服用强的松等。 | |||||||
用法与用量 | ⑴静脉滴注:一次8mg,溶于氯化钠注射液1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一周2~3次;或一次16mg,一周1次,总量200mg左右。 ⑵肌内注射:一次8mg,加氯化钠注射液4ml溶解,深部肌内注射,用法同上。 ⑶动脉注射:用3~25ml添加有抗凝药(如肝素)的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本品4~8mg做一次动脉内注射或持续动脉内注射。 ⑷肿瘤内注射:用于治疗淋巴管瘤,一次4~8mg,加2~4ml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稀释到2mg/ml,有囊者尽可能抽尽囊内液后注药,间歇期至少1个月,5次为一疗程。治疗血管瘤,一次4~8mg,加氯化钠注射液或利多卡因注射液3~5ml溶解,注入瘤体内,注射1次未愈者,间歇7~10日重复注射,总量一般不超过70mg。 ⑸胸腔内注射:一次32~40mg,每1~2周1次。 ⑸外涂:用平阳霉素软膏涂于肿瘤溃疡面,一日1次。 |
|||||||
剂型与规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