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 Tofersen | |||||||
其他名称 | 凯盛迪、Qalsody | |||||||
是否批准注册 | 国内暂无生产,有进口 | |||||||
基本药物 | 非基药 | |||||||
医保备注 | 非医保 | |||||||
处方或非处方药 | 处方药 | |||||||
贮存条件 | 在原始纸箱中2°C至8°C冷藏,以防止光线照射。不要冻结。如果没有冷藏,可存放在其原始纸箱中,在30°C或以下避光保存长达14天。 | |||||||
适应证 | 用于治疗携带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基因突变的成年人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又称渐冻症,属于罕见病)。 ALS即渐冻症,是一种进行性、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大脑和脊髓中与运动相关的神经细胞逐渐死亡,从而引起全身与自主运动相关的肌肉无力和萎缩,最终,患者往往因吞咽困难、呼吸肌无力等问题而死亡,存活时间通常为3~5年。 |
|||||||
药理作用 | 本品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可以特异性针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突变引起的ALS。SOD1基因突变是ALS中的一种遗传变异,导致体内SOD1蛋白的异常积聚,进而引发神经元的损伤。托夫生注射液通过干扰SOD1蛋白的合成减少异常蛋白的产生,通过降低SOD1蛋白的水平,延缓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减轻对神经元的不良影响,减缓疾病的进展。 | |||||||
不良反应 | 最常⻅不良反应(托夫⽣组发⽣率≥10%,且发⽣率⼤于安慰剂组)为疼痛(含背痛、肢体痛)、疲劳、关节痛、脑脊液⽩细胞增加和肌痛。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脊髓炎(2.7%)、颅内压升⾼和/或视乳头⽔肿(2.7%)、神经根炎(1.4%)和⽆菌性脑膜炎(1.4%)。通过腰椎穿刺给药可能出现头痛、背痛、腰椎穿刺后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 |||||||
禁忌症 | 对本品活性成分及任何辅料过敏者禁⽤。 | |||||||
注意事项 | ⑴脊髓炎和/或神经根炎已报告严重的脊髓炎和神经根炎事件。监测症状;应根据护理标准启动诊断检查和治疗。 ⑵乳头水肿和颅内压升高据报道,乳头水肿和颅压升高的严重事件。监测症状;应根据护理标准开始诊断检查和治疗。 ⑶无菌性脑膜炎已报告严重的无菌性脑膜炎事件。监测症状;应根据护理标准启动诊断检查和治疗。 |
|||||||
药物相互作用 | 尚未开展临床药物相互作⽤研究。体外研究显⽰托夫⽣不是主要CYP酶或转运蛋⽩的底物、抑制剂或诱导剂。 | |||||||
给药说明 | 给药前放置至室温,从小瓶中取出后4小时内给药。给药之前,取出约10ml脑脊液混合鞘内推注给药1至3分钟。在配制和鞘内注射本品时,请使⽤⽆菌技术。 | |||||||
用法与用量 | 鞘内注射:鞘内注射给药,由有腰椎穿刺经验的临床医⽣进⾏给药或在其指导下进⾏。推荐剂量为一次给药100mg(15ml),前每14天给药1次负荷剂量,共给药3次。此后应每28天一次维持剂量。 | |||||||
剂型与规格 |
|